芦比替定使用指南:消化道毒性的护理及预防策略

2025-08-23

扫码即可查看

俗话说 “民以食为天”,饮食得当、营养充足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。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一个能耐受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的良好身体状态,更是顺利推进各项治疗、最大化药物疗效的基础。然而化疗引发的消化道毒性反应,却常常阻碍患者摄入营养,影响生活质量,延缓治疗过程。本期小安将聚焦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引起的消化系统毒性,探讨科学的护理及预防策略,助力走好治疗之路!



什么是消化系统毒性?哪些药物会导致消化系统毒性?


消化系统毒性指药物对消化道(口腔、食管、胃肠等)及消化腺(肝、胰等)造成的损伤,影响消化及营养吸收功能。化疗药物对消化道的强烈刺激作用是普遍性的,即便是静脉给药,也会刺激胃肠道。


典型药物有顺铂等铂类药物、卡培他滨等氟尿嘧啶类药物、环磷酰胺、伊立替康、甲氨蝶呤等。其中顺铂易致严重呕吐,伊立替康常引发腹泻,甲氨蝶呤可能损伤口腔及肝脏。



为什么药物会引发消化系统毒性?


化疗药物的特异性较低,在杀伤快速分裂的癌细胞时,也会损伤消化道黏膜、骨髓造血细胞等正常的快速增殖细胞。

● 对消化道的损伤可导致黏膜脱落、消化液分泌紊乱;

● 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,引发恶心、呕吐等一系列消化道毒性反应。

尽管相较于传统化疗药物,芦比替定的特异性更强,但仍难以避免引发消化系统毒性。



哪些症状可能是由消化系统毒性引起的?


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:

● 食欲减退

● 恶心、呕吐

● 腹泻

● 口腔黏膜炎

● 便秘

● 肝毒性



用药监测计划的内容有哪些?


|用药前监测

告知医生既往消化道病史(如胃炎、肠炎、胃溃疡)、消化道手术史,以及正在服用的胃肠动力药、抑酸剂等合并用药情况。

详细了解芦比替定可能引发的消化道毒性症状、报告指征及饮食注意事项(如避免刺激性食物)。

完成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胃肠镜等检查,评估基础消化功能。


|用药过程中监测

每个治疗周期(21天)第7天、第14天记录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、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发生频率与程度;若出现严重呕吐(每日≥5次)或腹泻(每日≥3次稀便),需立即复查血常规和电解质。

每周期治疗结束后1周内复诊,检查肝功能、电解质及粪便常规,判断消化道损伤程度,评估下一周期用药安全性。


|停药后监测

停药后持续监测消化道症状2-4周,每2至3天记录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变化;若出现持续性腹痛、血便或黄疸等异常,需进一步排查消化道溃疡、出血或肝损伤等并发症。



若出现消化系统毒性的症状,应该如何治疗?


● 恶心、呕吐:使用5-羟色胺受体拮抗剂、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止吐药物,严重时联合地塞米松增强效果。

● 腹泻:明确腹泻原因,感染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,非感染性腹泻使用止泻药;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;若腹泻持续或加重,可能需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暂停治疗。

● 口腔溃疡:保持口腔清洁,每4小时用碳酸氢钠稀释液漱口;餐后及时清洁口腔,用软毛牙刷或泡沫拭子刷牙,做好义齿清洁。补充维生素B族与维生素C促进修复。

● 食欲不振:可使用甲地孕酮等改善食欲。




最后,小安精心整理四大要点,助你科学掌握消化道毒性的护理与预防技巧:


✦做好预防评估:化疗前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消化道病史,如胃溃疡、肠炎等,以及是否有恶心呕吐、腹泻等既往症状。配合完成胃肠功能相关检查,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,降低消化道毒性风险。

✦保证随访监测:化疗期间及结束后,密切关注自身消化道反应,记录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的频率与程度。按医嘱定期复诊,检查肝功能、电解质等指标。若出现剧烈呕吐、血便等异常,立即联系医生,及时干预。

✦规范对症处理:出现消化道不适时,切勿自行服用止泻药、胃药等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。严格遵循医嘱用药,接受止吐、护胃等针对性治疗,缓解不适症状。

✦健康生活方式: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,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油腻、辛辣、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。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肠道感染。




扫码进入社群获取更多资讯

二维码.png

加病友群

安健小屋患友互助交流群,让同病相怜的患友能够精准连接、分享经验、相互鼓励。无论是治疗心得、康复技巧,还是情绪疏导,患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与支持。

我们相信,群体的力量能驱散孤独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

入群请加微信号:19033983752

ce96732b8676681dfa28ea3fd2119654_4dd617d80cf35ed6bc6f6644be5ffeef76260edb790ce31f63ef684.png

扫码加入安健小屋患友互助交流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