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痛别强忍!九成的癌痛可通过规范化治疗有效缓解

2025-08-20

扫码即可查看

癌症的威胁之外,无法缓解的疼痛是压垮许多患者的又一座大山。 数据显示,晚期癌症患者中,60%-80%会经历中重度癌痛,近一半的人疼痛控制不足。 这种痛苦不仅限于身体,更严重损害睡眠、情绪和生活质量,甚至影响治疗信心。遗憾的是,许多患者仍在与未被充分控制的癌痛抗争。对药物副作用的误解和“忍一忍就过去”的想法,让许多本可避免的痛苦持续上演。我们必须明确:癌痛无需强忍! 现代医学拥有科学规范的评估和治疗手段,有效管理疼痛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、维护生命尊严的必经之路。


1、认识癌痛

1.webp

国际疼痛学会(IASP)将疼痛定义为:“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、情感、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”。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(CCRP),即我们常说的癌痛,特指由癌症本身(原发或转移灶)、或癌症治疗(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等)所引起的疼痛。它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,严重侵蚀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。



2、疼痛评估是有效止痛的第一步

治疗癌痛的前提是准确评估。医护人员会主动询问您的疼痛感受,癌痛患者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“金标准”。评估遵循“常规、量化、全面、动态”原则:

1.jpg



3、科学用药:癌痛治疗的核心武器

3.webp

4.webp


按时用药:阿片类控缓释制剂(如吗啡缓释片、羟考酮缓释片)必须按时服用(通常每12小时一次),无论当时是否疼痛。这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,保证疼痛持续缓解


个体化给药:阿片类药物无绝对标准剂量。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、反应和副作用对剂量进行调整。


注意具体细节:医生会密切监护您的疼痛缓解程度、药物副作用(尤其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),并及时处理,确保治疗安全有效。



4、应对特殊类型的癌痛

1. 爆发痛:指在基础疼痛控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,突然出现的短暂剧烈疼痛。

● 处理:立即使用起效迅速的短效阿片类药物,频繁爆发痛提示基础止痛剂量可能不足,需与医生沟通调整长效药物剂量。


2. 骨转移痛:

● 放疗:是缓解骨转移疼痛非常有效的手段。

● 药物:双膦酸盐(如唑来膦酸)、地诺单抗(RANKL抑制剂)能有效减轻骨痛、预防骨折。


3. 神经病理性疼痛(常表现为烧灼感、电击感、麻木刺痛):

● 单用阿片类药物效果常不理想。

● 需联用辅助药物:抗惊厥药(如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)、抗抑郁药(如度洛西汀)被证明有效。


4. 难治性/耐药性疼痛:

近年来,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为难治性癌痛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常用的技术包括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、神经阻滞/毁损术、经皮椎体成形术、放射性粒子植入术、电刺激技术、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(IDDS)等。



5、正视并管理药物副作用

规范用药下副作用可控,切勿因噎废食:

1. 便秘(阿片类最常见且持续):预防是关键! 医生通常会处方通便药,同时需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、适当活动。

2. 恶心呕吐:通常几天内可耐受。若持续,医生会处方镇吐药(如格拉司琼、甲氧氯普胺等)。

3. 其他:如嗜睡、头晕等,多为一过性。若出现呼吸异常(≤8次/分)、针尖样瞳孔、严重嗜睡/昏迷,提示可能发生呼吸抑制,需立即就医,使用纳洛酮解救。

5.webp



6、扫清常见认知误区
1.jpg



7、身心同治:不可或缺的支持

持续的癌痛不仅折磨身体,更易引发焦虑、抑郁、恐惧和无助感,这些负面情绪又会放大疼痛感知。因此,疼痛管理要身心同治:

•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:心理医生/咨询师能帮助您学习应对技巧,管理情绪。

• 加入患者支持团体:与同路人交流,获得理解、经验和情感支持。

• 家人理解与陪伴:家人的倾听、鼓励和关爱是强大的精神支柱。


给家属的重要建议:

1. 记录疼痛日记:每日3次用0-10分评估疼痛程度;

2. 设置用药提醒:手机闹钟确保按时给药;

3. 学会识别危重信号:呼吸≤8次/分钟需立即就医。          




扫码进入社群获取更多资讯

二维码.png


加病友群

安健小屋患友互助交流群,让同病相怜的患友能够精准连接、分享经验、相互鼓励。无论是治疗心得、康复技巧,还是情绪疏导,患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与支持。

我们相信,群体的力量能驱散孤独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

入群请加微信号:19033983752

ce96732b8676681dfa28ea3fd2119654_4dd617d80cf35ed6bc6f6644be5ffeef76260edb790ce31f63ef684.png

扫码加入安健小屋患友互助交流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