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发风险,如何防范?她的规划让一切变得从容
2025-10-20
扫码即可查看

前几天,L女士的银行账户收到了一条入账短信
“+300,000.00元”
这笔来自保险公司的理赔款,为她今年夏天的第二场“战役”,画上了一个从容的句号。

一切要从今年七月说起。在一次复查中,L女士发现肾脏出了一个新问题,医生建议尽快手术。这对曾经成功战胜过子宫内膜癌的她来说,无疑是个沉重的消息。
但短暂的紧张后,L女士很快稳住了心神。她立刻做了一件事:联系我,仔细确认她的保障情况。

原来,在第一次抗癌成功后,L女士就深刻地意识到:人生的风险不会因为一次胜利而止步。 她没有被“幸存者”的身份麻痹,反而更加清醒。
她不仅及时为自己增加了防复发的保障,更重要的是,她在24年5月极具远见地为自己配置了防范其他新发疾病的保险。正是这份走在风险前面的规划,让她在面对新的肾脏手术时,心里有了一份难得的踏实。
理赔之路:信任与配合,让关爱顺利落地
整个理赔过程,是严谨而高效的:
9月8日,正式提交理赔申请。
9月18日,保险公司完成面访,过程中需要补充一些过往病历材料。L女士非常配合,在专人协助下很快备齐了所需资料。

令人欣慰的是,整个理赔流程推进得十分顺畅。9月30日,她的银行账户收到了30万元重疾理赔款。从提交完整材料到赔款到账,仅用了12个工作日。
这笔钱,让她在术后康复期可以更安心地休养,不用为收入中断或额外开支发愁。而这,还只是第一重支持——后续所有的医疗费用,还将通过她的医疗险进行报销。
L女士的故事,给我们哪些启示?
1、真正的风险意识,是知道风险会“更新”。人一生不一定只得一次重疾,随着寿命延长,我们的身体可能面临不同疾病的挑战。
2、康复之后,才是规划的开始。一次治疗的结束,正是我们为未来人生重新构筑防线的最佳时机。
3、周全的保障,换来的是选择权和安心。它不能阻止疾病的发生,但能确保当风雨再来时,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,从容地度过难关。
L女士的经历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防范风险,关键靠自己。她不是等待风险再次降临,而是主动起身,为家人和自己筑起了护城河。抗癌之路虽漫长,但提前规划能让我们走得更稳、更从容。
扫下方二维码加入保险科普交流群学习更多保险知识,更有肿瘤复发险在售中!

推荐标签
- 免疫治疗
- PD-1/PD-L1
- CAR-T
-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
- BRAF
- CSCO指南
- 鼻咽癌指南
- 肺癌
- 肿瘤慈善援助
- 骨转移
- 护骨针
- 双膦酸盐
- 地舒单抗
- 质子治疗
- KRAS
- MTAP靶点
- 靶向治疗
- 肠癌
- MET
- 慈善赠药
- 换线治疗
- 临床知识科普
- 肿瘤营养
- TP53
- ADC
- RDC
- PDC
- 卵巢癌
- PARP抑制剂
- 抗血管生成药物
- 胰腺癌
- MTAP
- Claudin18.2
- 胃癌
- 癌因性疲乏
- 医保
- 大病保险
- CLDN18.2
- 医保初审
- 芦比替定
- 不良反应
- 防护指南
- KRASG12C
- 疫苗
- 血液淋巴肿瘤临床研究
- 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
- 化疗
- 副作用
- 用药安全
- 药品防伪
- 肝癌
- 普拉替尼胶囊
- 癌性发热
- 血栓
- 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
- 食管癌
- 临床试验
- 外购药
- 院内药
- 药物报销
- 新药
- 肿瘤药物
- 免疫疗法
- CAR-T细胞疗法
- 癌痛
- 药物副作用
- 肿瘤药降价
- 安健小屋
- 药物集采
- 单抗
- 用药指南
-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
- 临床术语
- 临床分期
- HER2
- 2025csco胆道癌诊疗
- EGFR
- csco儿童淋巴瘤诊疗指南
- 肿瘤复保险
- 头颈部肿瘤
- 乳腺癌
- 医疗保险
- 肿瘤新药
- 前列腺癌
- 靶向药物
- 宫颈癌
- 胶质瘤
- 精准医疗
- NGS大Panel
- 单基因检测
- 肿瘤患者能吃糖吗
- 含糖饮料
- 精制糖
- 饮食管理
- 免疫系统
- 水果选择
- 糖会加速肿瘤生长吗
- 癌症病人要控糖吗
- 肿瘤患者如何吃水果
- 药物使用
- 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
- 子宫内膜癌
- 膀胱癌
- 肾癌
- 胆道肿瘤
- 优倍尚
- 基速得白蛋白肽
- 每立宁
- 固体饮料
- 雀巢佳膳
- 每加力
- 每立平
- P16益生菌
- 信谊
 
		90dec9f90dec9f6c4005d617dd580553446dc7e6f566686.jpg) 
				 
									 
		
 
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