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实用攻略】肝癌治疗药物全汇总,一图看懂不用查资料

2025-08-20

扫码即可查看

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,新发及死亡病例占全球 40%以上,发病与死亡人数均位居前列,发病人数居中国癌症发病率第4位,死亡率占中国癌症死亡率第2位,疾病负担沉重。近年来,靶向治疗通过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定靶点,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,为肝癌治疗带来重大突破;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也成为治疗重要转折点,双免疫疗法已在我国获批,多种联合治疗方案也因良好效果被纳入诊疗指南,共同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。



肝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 


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肝癌细胞中异常激活的酪氨酸激酶(如c-MET、VEGFR等),阻断其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(如RAS/RAF/MEK、PI3K/Akt/mTOR),从而双重抑制肿瘤进展:一方面直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、诱导凋亡;另一方面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信号,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,减少营养供应。    


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有PD-1/PD-L1抑制剂与CTLA-4抑制剂。PD-1抑制剂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-1结合,阻断肝癌细胞或肿瘤微环境中PD-L1与PD-1的相互作用,解除T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,恢复其对肝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;CTLA-4抑制剂则靶向T细胞表面的CTLA-4,阻止其与抗原呈递细胞的B7 分子结合,促进T细胞初始活化与增殖,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。二者均通过打破肿瘤的 “免疫逃逸” 机制,激活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对抗肝癌。


VEGFR2是VEGF促血管生成的主要受体,在肝癌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。VEGFR2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,阻断VEGF与其结合及信号传导,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新生血管形成,减少肿瘤血供,从而抑制肝癌生长转移,适用于依赖该通路的患者。


抗血管生成靶向药通过阻断VEGF、PD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或其受体,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、迁移及血管成熟,切断肿瘤营养与氧气供应,减少转移机会,以 “饿死肿瘤” 的方式抑制肝癌进展,包括多靶点TKI及特异性抗血管药物。



肝癌药物


目前有多款肝癌治疗药物获批上市,为患者治疗带来希望。因此,小安总结了最新肝癌治疗药物的相关信息,包括研发公司、上市情况、医保情况、价格,帮助大家了解用药选择、规划治疗路径。

11.webp



近年来,肝癌治疗领域不断突破,靶向药物研发加速推进,获批上市新药层出不穷,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品种也逐年增加。越来越多肝癌患者因此减轻治疗负担。小安坚信,治疗方案的更新迭代,定能帮助患者延长生命长度,提升生活质量,拥抱充满希望的明天!


扫码进入社群获取更多资讯

二维码.png

加病友群

安健小屋患友互助交流群,让同病相怜的患友能够精准连接、分享经验、相互鼓励。无论是治疗心得、康复技巧,还是情绪疏导,患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与支持。

我们相信,群体的力量能驱散孤独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

入群请加微信号:19033983752

ce96732b8676681dfa28ea3fd2119654_4dd617d80cf35ed6bc6f6644be5ffeef76260edb790ce31f63ef684.png

扫码加入安健小屋患友互助交流群